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报道
厦门日报:市社保中心智慧社保更便捷 精准服务更贴心
时间: 2019-10-08 17:34

   

市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引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

   

市民在使用社保卡自助制卡机。

  社保经办连万家,为民服务无止境。厦门市社会保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限于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参保职工的退休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高标准、全覆盖,从依靠纸笔算盘征缴拨付到当前以 “智慧社保”实现经办和服务信息化,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为社保部门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出了指引性方向。多年来,厦门市社会保险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社部“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有效执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速增效打造“智慧社保”,实实在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服务到家门 社保业务就近办 

  想办理社会保障卡,不用再跑远路到社保经办窗口,在家附近就能办。近年来,市社保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将服务送上家门,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

  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便是一大便民举措,市社保中心将22项业务受理窗口前移至各区、镇(街)、村(居),就地就近提供服务,现已前移至44个街道(镇),覆盖527个社区、村(居),累计经办量逾20万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和经办程序,市社保中心组织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利用周末时间,开展“惠民政策进社区”社会保险政策宣讲活动,采用课堂宣讲、设点咨询、发放手册等方式,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宣讲社保政策法规。2018年以来,累计开展逾百场政策宣讲,把社会保险政策更接地气地送到老百姓身边。

  此外,市社保中心还借力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群众在便利店、地铁站、大型商圈等均可办理社保业务,目前已有16项社保业务接入厦门“e政务”自助服务系统,累计业务办理量达13.4万人次。

  流程再创新 社保业务高效办 

  市社保中心完善窗口服务,对流程进行再创新,实现社保业务高效办理。

  现在,业务办理在厦门人社官网、厦门人社个人服务微信和厦门人社APP就可以进行线上预约、线下取号,实现错峰办理。同时,市社保中心不断简化办事程序,驻政务的社保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趟”,其中“一趟不用跑”9项。

  市社保中心推动社保综合柜员制,一个窗口就可以办好所有社保业务,目前开展通办的社保业务达15项。以前要跑好几个窗口办理的业务,如今整合在一个窗口就办理好了。特设便民专窗、制卡和劳动能力鉴定专窗,经办更快捷。

  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市社保中心推行周末轮班办事制度,除法定节假日外,周末也开设服务窗口受理15项社保便民服务事项。

  同时,市社保中心创新性地建设标准化劳动能力现场鉴定服务场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工作点,满足多科别鉴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劳鉴结论的公正性,有效减少了工伤职工的时间和经济支出。

  信息为支撑  社保业务多样办 

  服务越来越方便,群众越来越满意。多年来,市社保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着力打造全方位、更便民的“智慧社保”经办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经办服务提速增效。

  推进全程网办。依托厦门市人社局官网、“i厦门”网站等网络渠道,基本实现信息整合发布、查询办事、维权、民意反馈、政策沟通、政策宣传六大功能。2017年,社保业务对接省网上办事大厅,将依申请的权责事项部署到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服务事项星级管理,依申请的权责事项在省网办部署率为100%,进驻政务事项四星及五星率为100%。

  推动自助服务。2012年1月,在全省率先启用社保自助服务机,以市、区、街道、村(居)委会四级网络为依托,300余台自助服务一体机提供信息查询、业务经办等20多项自助服务功能。尤其是2016年初推出的全省首创、全国领先的社保卡补卡自助办理,社保卡补卡3分钟内即可自助完成,目前已累计超过14万人次在自助机完成自助补卡。

  推广移动服务。2013年9月,我市在全国首家开通社保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提供社保信息查询、缴费等特色服务,2018年6月升级为“厦门人社个人服务”微信公众号,目前微信“粉丝”已达135万人,可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办理和查询。2013年10月,厦门社保APP上线,2015年10月升级为厦门人社APP,涵盖社保缴费和待遇信息查询、社保卡挂失等功能。2017年起,社保业务陆续接入到“闽政通”APP、厦门“市民卡”APP、“i厦门”APP、支付宝APP,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运用大数据  社保业务精准办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能力,近年来,市社保中心运用大数据,实现社保业务精准办。

  数据共享,聚焦精准服务。接入厦门人社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以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身份认证,提升与人社各部门的协同程度。建设大数据平台,累计调用外部数据3580.47万次,实现精准推荐服务、社保稽核、监管决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厦门市基础数据库,使用公安二代身份证照片制作社保卡,使用公安死亡户籍注销、民政殡葬信息、医院申报、税务登记和报刊讣告等信息开展死亡人员社保待遇稽核,有效预防社保待遇冒领。

  数字档案,联动信息管理。完成16万件2008年至2017年的历史档案电子化整理,厦门市、区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整理入库的档案信息(包括电子扫描影像)均已存入数据库,初步实现市、区两级社保业务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力求业务办理精准化。

  党建为引领  经办能力上台阶 

  “市社保中心上下要在全市发展格局中主动担当、善于作为,把工作的方向、目标和落脚点集中到全市发展战略部署上,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创新能力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和谐、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市社保中心党总支书记关庆勇同志在给中心党员上党课时讲的一番话,让全体党员干部对工作充满了干劲。

  近年来,市社保中心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强化责任担当。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带头履行工作职责,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努力打造一个规范高效、服务优质、作风良好、人民满意的社保经办队伍,共同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

  同时,市社保中心以创优争先为契机,提升业务技能。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全国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在线学习答题活动,实现参与率100%。认真组织开展窗口政风行风建设专题培训。持续开展“服务之星”“服务标兵”“红旗窗口”等评选活动。开展创建“市级、省级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竞赛活动示范点”“巾帼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

  【典范标杆】

  正式签发首张电子社保卡 

  2019年9月11日上午,厦门市正式签发首张电子社保卡,市民陈湘榕成为首位领取电子社保卡的厦门参保人,这也意味着厦门市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社保卡线上线下全面打通。

  今后市民可通过“厦门人社”APP、“厦门人社个人服务”微信公众号、工行手机银行、工银融e联、中行手机银行、建行手机银行、招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自助签发领取电子社保卡。市社保中心即将开通i厦门、厦门市民卡APP、厦门银行、农商银行等渠道签发电子社保卡,后续还将开通更多的签发渠道。经内部测试,最快不到1分钟即可完成签发领取过程。

  目前电子社保卡主要运用在人社信息查询、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方面,未来市民有望用电子社保卡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在市民通道购票坐船前往鼓浪屿、办理各类医保便民服务等。

  拓展12333咨询服务 

  2004年12月,厦门12333热线在全省率先正式开通。如今,这条热线以扎实的服务成为市民身边的“便民线”、答疑解惑的“咨询线”、化解纠纷的“预防线”、沟通信息的“桥梁线”、随叫随应的“顾问线”,成为人社部门服务范围最广、服务方式最齐、服务触角最深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累计受理超过3000万人次,人工服务接通率接近80%。

  2019年3月26日,厦门12333热线又多了一个新帮手,那就是12333智能咨询平台,市民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智能问答机器人,它的昵称为“小智”,与12333人工台相比,“小智”不仅回复快,同时也很勤奋,24小时无休,永远在“上班”状态,为群众提供人社六大板块全方位的实时在线咨询服务,现已回复群众咨询18万条提问,匹配成功率在90%以上。

  【亮眼数据】

  425.31万人 

  目前,厦门市有效社保卡持有人数425.31万人,“厦门人社个人服务”微信公众号粉丝135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数量8.5万人。

  96.16万件 

  2019年上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社保经办窗口共受理业务96.16万件(经办窗口办件量12.79万件,自助终端及互联网办件量83.37万件), 即时办结92.16万件,即时办结率为95.84%。

  【荣誉榜单】

  厦门市社保中心 

  市社保中心荣获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一等功”、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国金保工程推广示范单位、全省劳动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市文明行业创建竞赛活动示范点、市学雷锋示范点、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集体等,并连续12年获评市级文明单位、连续6年获评市行政服务中心年度红旗窗口。我市还成为全国首批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厦门12333热线 

  2013年,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12333”咨询热线被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评为2013零点民声金铃奖——倾听民意政府奖之“民意畅达奖”。

  厦门社保微信 

  2014年,厦门社保微信入选微信官方发布的2014年度民生微信类优秀案例十佳,成为厦门市唯一入选此榜单的微信优秀案例,也是福建政务民生类微信唯一上榜公众号,同时被评为“2014年度卓越客户奖”。

  厦门社保APP 

  2014年,厦门社保APP荣登厦门“最赞APP”最佳公众服务类榜单。

  【高光时刻】

  2002年

  整合七个社保经办机构职能成立市社保中心。

  2004年

  全省率先开通“12333”咨询热线。

  2005年

  正式开始社会保障卡的启用和换发工作。

  2012年

  对外服务的窗口科室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厅;全省率先启用社保自助服务机。

  2013年

  全国首家实现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待遇网上自助申领;全国首家开通社保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和手机APP客户端平台;全省首创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业务账单和权益单邮寄外包业务;全省首创社保卡全省实时就医刷卡结算;全省首创实现医保网络入村服务。

  2016年

  全国领先、全省首创社会保障卡更换挂失自助补卡。

  2017年

  根据厦门市医保制度改革分工将医保相关职能划转至市医保中心;设立标准化劳动能力现场鉴定服务场所;实行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电子化;业务受理窗口推行周末轮班制度。

  2018年

  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将22项业务受理窗口前移至各区、镇(街)、村(居);业务受理窗口推行“一窗通办”制度。

  2019年

  “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厦门市市民服务信息中心)”更名为“厦门市社会保险中心(厦门市市民服务信息中心)”;正式签发电子社保卡;“12333”智能咨询平台上线。

(来源:厦门日报 2019年9月30日 第E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