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军装,他是人到故障除的技术兵;脱下军装,他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人社“战士”。他叫周振,厦门市劳动就业中心四级调研员。2019年3月起,周振被派往甘肃临夏州劳务办挂职,担任临夏州劳务办副主任一职,主要负责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
20年军旅生涯,9年人社岗位历练,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周振奔波一线、扎根西部。今年以来,共组织48批次“点对点”输转,保障3900多名建档立卡户赴厦务工。他善于钻研,2019年,周振带队摘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竞赛总决赛一等奖。他不忘初心、热心服务。主动研究人社业务,积极学习法律法规,是人社业务的“活字典”,连同事都会找他紧急求助。
备战国赛
忙家务时还在背题
“见标就夺,见旗就扛”,周振在部队时曾夺过海军舰队级比武第一,还因此荣立三等功。正是这种永争第一的军人气质,支撑着他代表福建人社部门获国赛一等奖。
2019年4月,周振代表福建省人社厅,赴重庆参加人社部组织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竞赛。经过比拼,福建代表队从3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总决赛一等奖。现场60多位评委也被周振答题时的风采所折服,周振因此获得优秀选手奖。
决赛最后的风险题环节是定胜负的关键阶段,题目复杂,且暗藏陷阱。在最后关头,周振用堪称完美的表现征服了在场评审,实现对东道主重庆队的逆转,奠定了福建代表队最终的胜利。那道题目关注的是常见的劳资纠纷,其中包含了干扰信息,要求选手计算出具体需索赔的费用。主持人念完题目,仅20秒后周振就站起来说出了答案。周振的快速反应连主持人都感到惊讶。经确认答案正确后,主持人由衷地说了一句:“可见这位同志平时业务功底很深。”周振说,他在实际的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复杂情况,因此在自己看来,那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问到获奖的诀窍是什么?周振回答:下苦功。以前,周振在海军军级机关任职,机关训练抓得很紧,每月都有业务知识考核,周一出题库,周五就要考试。每次题库都有400道题,还要公布成绩。在部队养成的学习习惯,使周振更好地适应了备战国赛的状态。“我经常在公交、地铁上背题,有时手上忙着家务,脑子还在背着题,睡前把当天复习的内容再过一遍是每天的必修课。”
比赛结束
立即回到扶贫岗位上
国赛刚刚结束,正当大家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周振已经悄悄拿起了背包。他向领队报告:“我已经定好了重庆飞兰州的机票,想直接回临夏,抓紧回到扶贫岗位上去。这里过去只要5个小时,回福建汇报后,再飞往兰州又要2天,太可惜了。”正如周振所说,在扶贫岗位上需要的就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
一回到临夏,他就到下辖八个县(市)跑了个来回,了解各县推进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情况,收集存在的问题,对各县人社部门进行政策思路宣讲,和各县经办人员共同梳理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东西部的工作节奏大不相同,周振是个“急性子”,因此很多材料通知都是他一手操办。周振笑着说,自从来到了临夏州,自己很像一个班主任,成天督促大家要好好学习。
在临夏州的人社系统,周振做事认真是众所周知,平时一收到关于要求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规范化的通知,大家就知道肯定是周主任写的。
沟通两地
一只手机常打到没电
寒冬渐去,春回大地。2月份的甘肃气温依然很低,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中咀岭乡庙岭村村民的心却是暖的。周振来到贫困户的家中,为他们带去的不只是毛毯等慰问品,更有厦门扶贫政策手册和企业用工信息。
今年春节一过,周振就返回临夏。还在隔离期的他,为了消除临夏老乡留厦务工的顾虑,反复沟通,足不出户都能忙到大半夜。“不知打了多少电话,时常一只手机打电话沟通到没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劳务输转工作带来的不便,周振认为“危中有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系。他及时把市政府关于支持“包车包列包机”等输转模式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的政策,发布在临夏州人社部门微信工作群。同时定期推送厦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和厦门企业用工信息,请西部人社部门结合政策,大力发动贫困劳动力返厦务工。
今年6月,听说大部分厦门企业订单情况好转后,他又积极协调厦门人社部门组织企业来临夏召开现场招聘会,6月以来组织20多家次企业携带2000多个岗位到临夏州召开现场招聘会16场,同时还协调临夏州人社部门,将厦门企业用工信息链接微信扫码张贴到贫困户家里,实现招聘求职线上“点对点”。依托厦门、临夏两地联合战“疫”,目前共组织48批次“点对点”输转,保障3900多名建档立卡户赴厦务工。和2019年同期相比输转数量翻番。
侧 记
女儿用好成绩 支持爸爸挂职
爸爸在前方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战斗,女儿在备战高考的道路上奋斗。自小父亲就是一名军人,周振的女儿周嘉怡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周振入甘支援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事业时,周嘉怡正值高二。虽有不舍,但她却举双手赞成。“我记得我入甘后,她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年段20多名。这应该是她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她会管好自己的学业,不用我操心。”
父亲的军人气质和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周嘉怡初三时,老师让她参加学而思网校杯比赛,她怕比不好。周振听后,和女儿分享了他在部队第一次修装备的故事,尽管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但最终周振克服了困难,在上级技术员的指导下,历时10多天,翻山越岭,全面修复了分布在1000多公里沿线的9个设备。通过这件事,周嘉怡明白了路在脚下,只要向前走,再多的困难都能克服。后来,周嘉怡经过努力,获得了厦门赛区10佳选手,极大增强了自信心。
(来源:海西晨报 2020年7月31日 第A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