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14-31-01-2025-041 主题分类 公开答复
发布机构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 号 厦人社函〔2025〕145号
生成日期 2025-07-08
标 题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2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2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17 11:45
字号: 分享:

  答复类别:B类

民进界别活动小组:

  《关于协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第2025412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市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对委员提出的立法、监管等方面的建议,积极组织相关业务处室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工作职能并仔细对照,推进工作更好开展。

  二、措施与成效

  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目前已采取相关措施并取得如下成效:

  (一)明确用工关系。按照《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动部发〔2005〕1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人社部等八部委《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按照《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动部发〔2005〕1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人社部等八部委《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指导,法院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统一法律适用尺度,依法依规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件,积极营造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法治环境。同时,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积极开展立法调研,探索“小快灵”方式立法,《厦门经济特区网约配送员劳动权益保障若干规定》列入2025年度立法计划,目前法规草案经过市人大一审,将按程序推进后续修改和审议工作,力争今年颁布实施。草案规定“平台企业或者用工合作企业应当根据用工事实和劳动管理程度,与网约配送员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网约配送员的最低工资标准、休息权、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权益,落实约谈监管、罚则等权益保障措施和责任部门,维护配送员合法权益。

  (二)强化分类监管。人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合作,积极向广大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宣讲相关劳动保障政策,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与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与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积极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和风险防控,对新就业形态领域的投诉举报案件和网络舆情优先处置,同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联动机制,互相通报,协同处置;持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将被投诉举报达2次以上的企业(站点)列为重点对象,每季度至少上门检查1次,实施重点监管,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2023年以来,陆续成立市、区两级7家权益保障中心以及邮政快递、网约车、家政等3个行业调解中心,引入法律援助、工会调解、平台企业服务等站点进驻,加强“法治+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云调解”平台,实现诉、裁、调、审有效衔接,累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咨询、调解、仲裁等维权服务7000人次。

  (三)推进智慧监管。市人社局牵头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加强新就业形态数据搜集和跟踪研究,建立更便捷高效的跨部门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设定严密科学的新就业形态用工监测机制和预警系统,实现权益保障、监测预警、决策分析“一张网”一体化管理。目前,已汇聚2100多家企业、38万余名劳动者相关信息。同时,研究建立外卖平台企业算法规则的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平台算法监测样本库,从不同维度随机抽取骑手和订单行程样本信息,分析骑手群体的订单总量、配送时长、订单路径等生产情况,依托AI大模型评估不同情况下配送时长设置、配送订单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设置的合理性;结合骑手交通违章信息,分析配送过程的合规性、评估平台企业考核骑手算法的合理性,从而为劳动者维权、工会协商谈判和政府监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推动平台“算法取中”。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网信部门开展网络交易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平台利用算法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问题;积极推动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厦门片区负责人向总部建言,不断优化平台算法,调整规则设置,通过“算法取中”合理制定考核制度,灵活增加配送时间,加大对骑手权益保护,如针对暴雨天气、商户出餐慢等复杂配送场景,灵活调整配送时限,取消超时罚款制度等;要求平台完善订单分派机制,优化配送往返路线,合理设定取餐和送餐时限,对使用电动自行车配送的,按照最高速度25公里/小时、守法行驶可完成配送任务的标准设定配送时限、路线,有效避免因任务设定不合理增加安全风险。督促平台加强对骑手规范管理,做好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对骑手的违反交通安全规则行为进行内部惩戒。

  (五)督促平台落实管理规范。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制定出台《厦门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规范》,于2025年1月10日正式实施。3月27日我局会同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召开网络餐饮配送管理行政指导会,美团外卖、饿了么、京东外卖三家平台在厦负责人参加会议,四部门结合职责分别就加强证照资质动态核验、优化配送流程、强化交通安全培训、保障骑手权益、推广食安封签等方面提出明确工作要求。

  (六)构建协同机制。厦门市高度重视快递员和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成立了由市委领导牵头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专班,成员涵盖37个部门和6个区政府,形成了协同推进工作的多部门协作机制。2024年7月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出台《厦门市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若干措施》,涵盖强化权益服务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导督促企业规范管理、加强法治保障等4个方面18条措施,市人社局牵头梳理形成28项任务清单,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具体举措扎实推进。

  (七)合力保障骑手合法权益。市人社局、总工会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创新推出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益鹭保”,通过“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商业保险运作”方式,劳动者每人每天仅需花费0.4元,即可获得最高40万元的职业伤害保障,目前,已投保4万余人次。市场监督管理、人社等部门推动骑手数据库建设;市场监督管理、总工会共同推动饿了么率先全省成立“蓝骑士联合工会”;各区市场监督管理、红十字会、区交警等部门组织辖区配送企业和骑手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每季度推荐平台骑手参加文明办组织的“遵章守纪好骑手”评选,在腊八节和春节期间配合食安联组织厦门特色美食爱心商家为骑手免费送上“节日外卖”。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平台用工数据互联共享不够、算法监测缺乏制度支撑;二是部分劳动者参保意愿不足、安全意识不强、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制约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质效。

  下一步,市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围绕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加快推动出台网约配送员劳动权益保障若干规定,做好特区法规实施工作,从法治层面更好地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维护劳动者权益。

  领导署名:吴目国(总会计师)

  联系人:陈相秋(劳动关系处处长)

  联系电话:2853321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