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厦门市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强化落实《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创新提升任务清单》,4月11日,翔安区人社局牵头召开翔安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工作专题推进会,全区45个任务单位主办科室负责人参会,共同谋划2025年有关工作事项。
会议部署《翔安区2025年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创新提升任务推进计划》,共6方面29项工作。区人社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区住建和交通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妇联以及9个镇街分别交流了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翔安区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强治理“四新”举措,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
固本强基,构建党建引领“新格局”。健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区领导挂帅,整合总工会、人社局、社会工作部等多个职能部门力量,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取得实效。出台《翔安区2025年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创新提升任务推进计划》,明确目标,闭环管理,每月调度,推动问题化解,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多元协同,创新联动维权“新矩阵”。强化“厦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翔安分中心”功能作用,组建区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专家团队,设立法律援助站,定期开展劳动保障“双随机”执法检查,指导相关企业规范用工,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精准供给,打造服务供给“新样板”。目前,全区已建成10条暖“新”一条街(商圈、广场)、4座零工市场(驿站)、10座工会驿站、35座暖“新”驿站,打造了金海街道厦航三六里商圈党群服务站、新店街道暖“新”驿站等一批样板点,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和户外劳动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今年以来,各部门组织开展“暖冬关爱·青春同行”春节关爱慰问、“益鹭守护·平安返厦”“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烘焙公益培训等一系列活动,累计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700余人。
综合治理,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区城管、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10余次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住建等部门已完成8处重点路口无障碍设施升级,对4处人行天桥及过街通道破损桥面砖进行修复,整修10处路面坑洼、沉降严重路段,新建1.9公里电动自行车专用通道,已建成两轮电动车充电桩充电口超1.5万个,全区各类便民服务场所、设施以及爱心商家累计服务灵活就业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15万人次。
下一步,翔安区人社局、翔安区委社会工作部、翔安区总工会等部门将进一步精诚协作,共同实施安“新”护航工程、暖“新”服务工程、关“新”成长工程、匠“新”培育工程,让每一名劳动者在翔安安居乐业,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