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报道
厦门日报:社保全覆盖 织密保障网
时间: 2022-07-21 16:52

  

  社保工作人员帮助市民通过自助机办理社保业务。

 

  “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今年全国两会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再次强调,饱含着党和国家对民生的牵挂和关怀。

  牢记在心,落实于行。近年来,厦门市社保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暖心社保’服务一生”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持续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个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络,正在托起500多万厦门人稳稳的幸福。

  全民覆盖让幸福指数再提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厦门市社会保障改革蹄疾步稳,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渐趋完善的社保制度日益凸显其为人民生活托底的决心和力量。

  全民覆盖,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201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后,全市城镇基本社保综合增长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社保扶贫工作,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贫困、残疾、计生困难人员缴交最低标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参保率达100%,越来越多人被纳入厦门市社会保障范畴。目前,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11.2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85.6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2.65万人。

  待遇连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上调17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最初的200元提高至330元。每年根据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最低工资的增长及时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和失业保险待遇。目前我市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居全国前列,2021年发放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待遇总额超过了170亿元,为厦门人的“幸福指数”谱写社保新篇章。

  降费减负,社保政策助企纾困。突如其来的疫情扭转了生活的魔方,在应对疫情大考中,社保力量也在并肩作战。“手续简便,免申即享,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厦门市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在市人社系统与企业的座谈会上,真挚地表示了感谢。仅2021年,全市累计为6.2万家企业发放普惠性稳岗返还6100万元,降低社会保险费政策为企业减负63亿元。为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更广为人知、更接地气,厦门市社保中心全面铺开社会保险“惠民政策进社区”宣讲活动,启动至今已完成398场宣讲,足迹遍布全市百余个街道和社区。

  “不见面办理”让老百姓省心又省事

  近年来,了解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成了厦门市社保中心的用心事,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社保经办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退休前,担心年纪大了,很多手续不了解,办理退休会很麻烦。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我和单位的人事都不用去窗口,退休手续就办好了。”翔安区马巷街道退休人员高女士说,她去年初的退休手续是由单位网上代办的。厦门市社保中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窗口一直是市行政服务中心最热闹的窗口之一,审档跨度长,群众排队长。推动办理退休便利化成了我们持续疏通的“痛点”和“难点”。免费邮寄办、网上个人申办和单位代办、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由市、区社保中心分类经办、退休到龄前一年可申请提前确认和清理缴费年限……多措并举之下,曾经的“门庭若市”日渐平息,退休便利化,厦门市社保中心一直在努力。

  “能不收的材料不收,需要核实的材料由我们自行核实”,这是工伤保险经办窗口的工作人员在向用人单位介绍办事流程。在全省率先建成集成化的劳动能力现场鉴定工作点、远程视频鉴定、待遇“全程网办”、工伤医疗康复费用“免垫付”等等,一系列举措让工伤待遇事项的办事时限大幅压缩,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

  疫情不便出行?那就“不见面办理”。社保业务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邮寄办等各种线上办理方式总有一款适合你。平时上班没空办?窗口“5+1”周六轮班制、“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业务下沉镇街社区)来帮忙。一项业务多个窗口跑?“一窗通办”实现一个窗口“一揽子”办理。还有导办员、咨询窗口、绿色通道……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那一面面送到我们手中的锦旗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暖心的故事。今年以来,厦门市社保中心共受理业务255.03万件,其中通过网上、邮寄等“不见面办理” 161.50万件。

  小小社保卡变身暖暖民生卡

  “现在社保业务办理流行网上办、掌上办,以往几天才办结的事项,现在几分钟就搞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厦门市社保中心在“智慧”前行的路上从不敢停歇。全力打造智慧社保经办服务平台,重点围绕社保高频事项,通过人社快办、一件事一次办、秒批秒办、跨省通办、异地代收代办等服务方式,不断简化材料,优化流程。81项社保事项中,“全程网办”事项占比76.55%,“即办件”事项占比77.78%,“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96.30%,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6.67%。

  按按手机键,“12333”实时速接应。这背后是人社部门依托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力攻关让人社咨询事项得以“智慧”获得答复和处理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12333”咨询热线全年累计受理咨询电话超过300万人次,综合接通率达80%。近年来,“12333”智能咨询平台陆续接入厦门市人社局官网、“厦门人社个人服务”和“厦门人社”微信公众号,24小时随时随地让群众获得人社顾问的解答,全年可回复群众咨询逾百万条。2021年底,在12333人工话务平台基础上,再推出新建智能语音机器人客服系统,实现人机协同智能语音服务,打造智慧咨询服务新模式。厦门“12333”“省级巾帼文明岗”的称号实至名归。

  从基本社保服务到多元便民服务,社保卡解锁的功能越来越多。目前,厦门市电子社保卡已签发392万张,并正式开展电子社保卡在厦门人社官网、微信、自助机等渠道的身份认证功能。自2020年启动发放第三代社保卡(市民卡)工作以来,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场景可以体验到社保卡带来的便利。“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让老人直接刷卡进入,不用查验健康码。”为了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2021年起厦门社保卡逐步应用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湖里妇幼、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闸机系统,老人、儿童进入医疗机构时,不再需要打开手机,只需刷一下社保卡即可完成健康码信息查验。社保、医保、金融、交通……除了这些功能以外,厦门市社保中心进一步提升业务开通的便利度,使参保人在申领社会保障卡的同时,在银行柜台即可绑定图书借阅功能。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做好新时代社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厦门社保干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奋力完成全国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工作任务,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美丽厦门添砖加瓦。

  (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通讯员 林丽娜)

  (来源:《厦门日报》2022年7月15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