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报考人员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报名事项,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相关链接):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http://www.cpta.com.cn/rule/735.html)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部本级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www.cpta.com.cn/rule/736.html)
一、考试科目、时间
日期 |
类别 |
时间 |
科目 |
语种 |
6月21日 (星期六) |
口译 |
9:00-10:00 |
三级《口译综合能力》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10:30-11:00 |
三级《口译实务》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
10:30-11:30 |
一级《口译实务》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
13:30-14:30 |
二级《口译综合能力》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
15:00-16:00 |
二级《口译实务》(交替传译)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
二级《口译实务》(同声传译) |
英 |
|||
6月22日 (星期日) |
笔译 |
9:00-11:00 |
二、三级《笔译综合能力》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13:30-16:30 |
一、二、三级《笔译实务》 |
英、法、日、阿、葡 俄、德、西、朝/韩 |
二、考务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时间:4月14日至4月23日。
(二)现场核查时间(应接受现场核查的情形见“八、报考操作流程”):4月24日至4月25日(8:00-11:30;14:30-17:00)。
(三)网上缴费时间:4月14日至4月26日。
(四)打印准考证时间:6月13日(考前8天)起。
(五)成绩公布时间:2025年8月下旬。报考人员可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www.catti.net.cn)查询考试成绩。
(六)领取证书时间:厦门考区考生纸质证书领取事项将在本网站另行通知(未发通知办理邮寄视为无效订单)。
(七)考试地点:福建省2025年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笔译考试,报名点选择厦门的报考人员在厦门市考点参加考试,其余报名点的报考人员均在福州市考点参加考试;口译考试,所有报考人员均在福州市考点参加考试。具体考点详见准考证。
三、报考重要提示
(一)报考人员应认真阅读《报考简章》,并按简章规定进行报考。
(二)报考人员须确定本人符合报名条件,承诺填报的信息均真实、客观,切勿委托他人或机构代替本人填写报名信息、作出书面(含电子文本)承诺。
(三)本项考试报名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报名事项,具体办理方式见“八、报考操作流程”;在资格考试报名中存在虚假承诺行为的人员和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存在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且在记录期内的人员,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四)报名系统对注册信息进行在线核验需一定时间(24小时内),新报考人员应及早注册并完善注册信息,已注册报考人员应及时补充完善相关学历等信息。
注意:
1.如报考人员提交的境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信息无法通过在线自动核验,应在报名前及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下载相关PDF格式在线验证/认证报告,报名期间按要求上传相关验证/认证报告,接受人工核查,具体操作方式参见中国人事考试网“考生问答”栏目内容。
2.因学信网学历学位认证需要一定办理周期,报考人员应提前安排好认证事宜,以免影响报名【①如报考人员在考试报名截止前无法及时取得学历学位验证/认证报告,可先将学历学位电子文件及承诺书(附件1)合并一张图片上传至报名系统,接受线上人工审核,继续完成报名;②在职攻读成人教育学历的报考人员在报名期间尚未取得毕业证书(2025年5月26日前能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验证/认证报告的),可先将承诺书(附件1)和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学籍证明等)合并一张图片上传至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属于以上情况的,须于2025年5月26日、27日(8:30-11:30,15:00-17:00)补充提交学历学位验证/认证报告至厦门市人事考试测评中心(湖滨东路319号C座三楼)办理现场人工核查,若未按时到现场办理或审核不通过将取消考试资格(无法打印准考证)且不退还报名费。】。
(五)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报考人员应就近在工作地或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六)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等甄别为雷同答卷的,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报考人员作弊行为成立的,视具体情形按照严重或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处理。
四、考试大纲
翻译考试各语种、级别、科目的考试大纲已在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官网(http://www.aticicg.org.cn/)公布。
五、考试设置
翻译考试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9个语种,每个语种分为一、二、三级,各语种、各级别均设口译和笔译考试。
(一)口译考试
一级口译考试设《口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口译考试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目前仅英语同时开考“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其他语种只开考“交替传译”。通过同声传译考试并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人员,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一级、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和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长均为1小时,三级《口译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30分钟。
同语种同级别的《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两科目考试连续组织,间隔期间应试人员不得离场。
《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采用应试人员听、译并输入的作答方式,《口译实务》科目采用应试人员听、口译并现场录音的作答方式。
(二)笔译考试
一级笔译考试设《笔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笔译考试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笔译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笔译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3小时。应试人员使用鼠标、键盘进行输入作答。
六、证书取得
应试人员须在当次考试中通过所报考语种、级别的口译或笔译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七、报考条件
(一)一级翻译考试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翻译行业相关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一级翻译考试:
1.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已取得相应语种、类别二级翻译证书;
2.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已评聘翻译专业职务。
(二)二级和三级翻译考试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语种、级别的翻译考试。
(三)免试一科条件
1.已取得二级口译(交替传译)合格证书的人员,在报考二级口译(同声传译)考试时,可免试《口译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译实务(同声传译)》科目考试。
2.在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二级翻译考试时,可免试《口(笔)译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全国374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单位名单见附表。
八、报考操作流程
报名采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进行网络报名、网络审核(现场审核)、网络缴费的办法。具体流程如下:
(一)用户注册
首次报考人员须进行用户注册及照片上传(可登录福建人事考试网www.fjpta.com从“网上报名”入口登录)。注册信息不完善的老报考人员须补充完善相关注册信息。
网上报名系统将对身份信息、学历学位等注册信息进行在线核验,提交注册信息24小时后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查询核验结果。
报考人员应妥善保管好本人用户名及密码,如泄露给他人导致个人信息外泄或填报信息错误,相关后果由本人承担。
(二)登录、上传照片
报考人员在注册上传照片前,必须先下载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可直接点击下载),使用该软件报考人员自行对要上传的报名照片进行处理,生成文件名为“报名照片.jpg”的照片文件。只有通过处理后新生成的报名照片才能被网报平台识别并自动通过照片审核。
报考人员进行报名时,系统默认使用注册时的照片。(特别提醒:上传的照片须为近期标准1寸白底彩色半身免冠正面证件照(尺寸25mm×35mm,像素295px×413px),该照片将用于准考证、考场座次表、证书、证书查询认证系统,请上传照片时慎重选用。)
(三)选择考试项目、报名地
选择考试项目,进入网上报名界面(未进行身份、学历、学位核验的报考人员无法选择考试进行报名)。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报考人员应就近在工作地或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四)录入、检查并保存报名信息
请认真填写、核查并保证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姓名、报考级别、报考专业、科目信息、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等准确无误。报名信息确认后,报考人员不得自行修改。
(五)选择办理方式
报考人员填报相关信息后,系统提示报考人员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注意:原则上适用告知承诺制报考的考生应采用承诺报考,报考人员未选择采用或撤回承诺的,将无法自行改回承诺制,如需改回承诺制,请在规定时间(4月14日至4月22日)在线递交申请,具体详见附件2《关于“使用告知承诺制”报考相关考试的操作说明》,如有疑问请咨询:0592-5156229】。
1.选择采用且适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的,系统生成《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报考承诺书》(电子文本),报考人员采用电子方式签署承诺书(电子文本),一经提交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允许代为承诺。
报考人员作出承诺后,可在未缴费且报名截止前撤回承诺。报考人员撤回承诺后,应按“未选择采用或不适用告知承诺制方式”接受现场核查。报考人员撤回承诺的,本年度该项考试中不再适用告知承诺制。
2.未选择采用或不适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的,应按有关规定接受现场核查。已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报名事项的报考人员,不可更改为“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
(六)确认报名信息
报考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报名信息,再点击“报名信息确认”,报名信息确认后不可修改。
未确认报名信息前,可以点击考试状态流程中的“信息维护”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七)报考信息核查
1.在线核查
报考人员提交报名信息后,对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工作年限等内容与特定条件相符合情况进行在线核查。报考人员可在提交信息2个工作日后登录查看核查结果。核查通过的,方可继续报名。核查不通过的,按照反馈提示要求重新提交正确信息。
(1)符合下列情形的报考人员,须在线上传电子版证明材料:
①符合免试条件的报考人员;
②身份、学历学位信息未通过系统自动核验的报考人员;
③其他身份证件类型、境外学历学位等无法通过系统自动核验的报考人员。
④其他报考条件不能通过在线核验的报考人员。
(2)须在线上传的材料包括:
①报考人员提交的境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信息无法通过在线自动核验,应在报名前及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下载相关PDF格式在线验证/认证报告,报名期间按要求上传相关验证/认证报告;港澳台及国外学历的须上传学历认证原件图像;
②报名参加一级翻译考试须提供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已取得相应语种、类别二级翻译证书,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已评聘翻译专业职务证明;
③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供二级口译(交替传译)合格证书,或在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关证明材料。
2.现场核查(注:一般情况都能通过在线自动核查或在线人工核查完成审核,请注意查看人工留言信息,按提示办理)
(1)符合下列情形的报考人员,须接受现场核查:
①不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的;
②未选择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的;
③撤回承诺申请的;
④身份、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信息无法在线自动核查或核查未通过的(注:一般情况都能通过在线自动核查或在线人工核查完成审核,请注意查看人工留言信息,按提示办理);
⑤考试组织机构在考前、考中、考后采用随机抽查、重点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时,需要报考人员配合核查的。
(2)现场核查方式:
考生须在规定的人工现场核查时间内(详见“二、考务时间安排”)携带以下材料到厦门市人事考试测评中心(湖滨东路319号C座三楼)办理现场人工核查,未按要求进行人工核查的,将按考试报名无效处理:
①下载并打印报名表1份,由本人在承诺栏内签名;
②身份证原件;
③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在线验证/认证报告,港澳台及国外学历的需要提供学历认证原件;
④报考一级翻译的报考人员,应携带相应语种、类别二级翻译证书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翻译专业职务相关材料;
⑤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供二级口译(交替传译)合格证书,或在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关证明材料;
⑥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
(八)交纳考试费用
1.收费标准。报名费按发改、财政核定的标准收费。
(1)笔译考试报名费标准:二、三级笔译综合能力每科91元;一、 二、三级笔译实务每科95元。
(2)口译考试(机考)报名费标准:一级口译实务每科400元;二级口译综合能力(交替传译)、二级口译实务(交替传译)每科200元,二级口译综合能力(同声传译)、二级口译实务(同声传译)每科500元;三级口译每科190元。
2.缴费使用通缴云公共缴费平台,如遇缴费技术问题可微信关注“通缴云”公众号,查询“服务大厅”中“客服中心”或“常见问题”,或拨通缴云客服热线400-877-1666。
3.报考人员网络支付成功后,公共网络缴费系统会显示本次缴费的电子票据信息。报考人员网上缴纳的费用直接与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连接,所缴款项直接进入福建省非税待解缴科目,实现电子票据信息化管理。缴款人可直接在网上查询到带防伪功能的电子票据并支持下载。报考人员缴完费后没有点生成票据,过后可关注“通缴云”公众号查询并找回。
咨询电话:0591-87615506(仅限于缴费咨询)。
4.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报名费网络缴纳成功,方为报名成功!(报名费不含教材费)确认报名后,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九、失信管理
(一)考试前,考试组织机构在核查中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条件的,给予其考试报名无效的处理,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二)考试后,考试组织机构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取得考试成绩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取得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的,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无效。
(三)报考人员有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第十条、第十二条处理。
(四)报考人员涉嫌犯罪的(包括但不限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等),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十、应试须知
(一)应试人员应认真阅读准考证《应试人员须知》,按要求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二)应试人员参加考试应携带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参加《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可另行携带纸质中外、外中综合性语文词典各一本。专科词典、词汇手册、考试辅导材料等均不得带入考场。
(三)应试人员须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口译考试开始后,迟到应试人员不得进入考场,考试期间(包括连续组织考试科目的间隔时间)应试人员不得提前离场。笔译考试开始后,迟到5分钟以上的应试人员不得进入考场,2个小时内应试人员不得交卷、离场。
(四)本次翻译机考支持的输入法有:中文(简体)-微软拼音输入法、中文(简体)-极点五笔输入法、中文(简体)-搜狗拼音输入法、英语(美国)、日语(日本)-MicrosoftIME、日语(日本)-百度输入法、法语(法国)、法语(加拿大)、阿拉伯语(埃及)、俄语(俄罗斯)、德语(德国)、西班牙语(西班牙,国际排序)、朝鲜语/韩国语(朝鲜语)-MicrosoftIME、葡萄牙语(葡萄牙)-葡萄牙语、葡萄牙语(巴西)-美国英语-国际。
(五)参加口译考试的应试人员,须在开始作答前测试并确认考试设备录音、播放、输入等功能是否运行正常。《口译实务》科目考试结束后,应试人员须确认其作答录音是否正常。应试人员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利用模拟作答系统,提前熟悉考试作答界面和考试流程。
(六)考试过程中,应试人员须严格遵守机考系统列明的考场规则、操作指南和作答要求。如遇考试机故障、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应听从监考人员安排。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难以提前防范的因素致使考试无法正常完成的,应试人员可申请免费参加下一次同科目翻译考试。
(七)应试人员应诚信参考,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如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将严格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处理。
附表: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单位名单
(374所)
省市 |
院校名称 |
省市 |
院校名称 |
省市 |
院校名称 |
北京 |
北京大学 |
北京 |
华北电力大学 |
河北 |
河北农业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燕山大学 |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河北经贸大学 |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河北传媒学院 |
|||
北京工商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物资学院 |
河北地质大学 |
|||
北京林业大学 |
天津 |
南开大学 |
山西 |
山西大学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天津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民航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
首都师范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太原师范学院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内蒙古 |
内蒙古大学 |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
北京语言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
中国传媒大学 |
天津商业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
中央财经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河北 |
河北大学 |
辽宁 |
辽宁大学 |
|
外交学院 |
河北工程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
国际关系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中央民族大学 |
华北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
中国政法大学 |
河北科技大学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
辽宁 |
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 |
江苏 |
河海大学 |
沈阳建筑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
大连海洋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江苏大学 |
|||
辽宁师范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沈阳师范大学 |
东华大学 |
南通大学 |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上海电力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
东北财经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
大连民族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
沈阳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苏州科技大学 |
|||
吉林 |
吉林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扬州大学 |
||
延边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东北电力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淮阴工学院 |
|||
吉林化工学院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南京审计大学 |
|||
东北师范大学 |
上海海关学院 |
江南大学 |
|||
吉林师范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江苏海洋大学 |
|||
长春师范大学 |
上海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 |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上海政法学院 |
江苏理工学院 |
|||
长春大学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
长春理工大学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盐城工学院 |
|||
黑龙江 |
黑龙江大学 |
上海体育大学 |
南京工程学院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江苏 |
南京大学 |
浙江 |
浙江理工大学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苏州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南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
东北林业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温州大学 |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浙江财经大学 |
|||
上海 |
复旦大学 |
常州大学 |
宁波大学 |
||
同济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
浙江 |
浙江传媒学院 |
江西 |
东华理工大学 |
山东 |
临沂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山东工商学院 |
|||
绍兴文理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河南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台州学院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郑州大学 |
|||
浙江万里学院 |
江西师范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
嘉兴大学 |
赣南师范大学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
安徽 |
安徽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
合肥工业大学 |
南昌工程学院 |
中原工学院 |
|||
安徽工业大学 |
山东 |
山东大学 |
河南农业大学 |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
安徽工程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新乡医学院 |
|||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河南大学 |
|||
安徽师范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 |
|||
安庆师范大学 |
济南大学 |
信阳师范学院 |
|||
淮北师范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
阜阳师范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
福建 |
厦门大学 |
齐鲁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大学 |
||
华侨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 |
河南科技学院 |
|||
福州大学 |
山东农业大学 |
南阳师范学院 |
|||
福建工程学院 |
青岛农业大学 |
湖北 |
武汉大学 |
||
福建农林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
集美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
福建师范大学 |
聊城大学 |
长江大学 |
|||
闽南师范大学 |
鲁东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 |
|||
厦门理工学院 |
山东财经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江西 |
南昌大学 |
青岛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
||
华东交通大学 |
烟台大学 |
武汉轻工大学 |
|||
湖北 |
武汉理工大学 |
广东 |
汕头大学 |
重庆 |
重庆交通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 |
西南大学 |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重庆师范大学 |
|||
华中师范大学 |
深圳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
湖北大学 |
广东财经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
|||
湖北民族大学 |
广州大学 |
重庆工商大学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四川 |
四川大学 |
||
中南民族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
江汉大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三峡大学 |
广东金融学院 |
西南石油大学 |
|||
湖南 |
湘潭大学 |
广西 |
广西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
吉首大学 |
广西科技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
湖南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西华大学 |
|||
中南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
湖南科技大学 |
广西医科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
长沙理工大学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四川师范大学 |
|||
湖南农业大学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
湖南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成都体育学院 |
|||
湖南理工学院 |
广西民族大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
衡阳师范学院 |
广西财经学院 |
成都大学 |
|||
湖南工商大学 |
海南 |
海南大学 |
攀枝花学院 |
||
南华大学 |
海南师范大学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
湖南工业大学 |
三亚学院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
国防科技大学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川北医学院 |
|||
广东 |
中山大学 |
重庆 |
重庆大学 |
贵州 |
贵州大学 |
暨南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
贵州 |
贵州财经大学 |
陕西 |
西安工业大学 |
甘肃 |
兰州理工大学 |
贵州民族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
|||
云南 |
云南大学 |
西安石油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
昆明理工大学 |
陕西科技大学 |
西北民族大学 |
|||
云南农业大学 |
西安工程大学 |
甘肃政法大学 |
|||
西南林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兰州财经大学 |
|||
大理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天水师范学院 |
|||
云南师范大学 |
宝鸡文理学院 |
青海 |
青海民族大学 |
||
云南财经大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 |
|||
云南民族大学 |
西北政法大学 |
宁夏 |
宁夏大学 |
||
昆明学院 |
西安邮电大学 |
北方民族大学 |
|||
西藏 |
西藏大学 |
空军工程大学 |
宁夏师范学院 |
||
西藏民族大学 |
延安大学 |
新疆 |
新疆大学 |
||
陕西 |
西北大学 |
长安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
西安交通大学 |
榆林学院 |
新疆师范大学 |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财经大学 |
喀什大学 |
|||
西安理工大学 |
西京学院 |
塔里木大学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甘肃 |
兰州大学 |
— |
— |
说明:
1.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均为“两所学校、独立办学、毕业证不同”,华北电力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为“一所学校、两地办学、毕业证相同”,本表中“地矿油”院校各按照两所来计算,华北电力大学按一所来计算。
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所在地为洛阳)已与原信息工程大学(所在地为郑州)合并,本表与研招网保持一致采用信息工程大学的名称。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所在地为南京)已与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所在地为长沙)合并,本表与研招网保持一致采用国防科技大学的名称。
附件下载:
附件1:承诺书.docx
附件2:关于“使用告知承诺制”报考相关考试的操作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