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14-08-02-2018-001 主题分类 权责清单
发布机构 文 号
生成日期 2018-11-15
标 题 行政审批目录清单
行政审批目录清单
发布时间:2018-11-15 09:28
字号: 分享:
序号 权责事项 子项 设定依据 事项类型 备注
1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2.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

第七条第二款  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行政许可 部分属地管理
2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许可(含4个子项) 1.经营许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六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并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在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予以注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继续存续,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许可机关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逾期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的,按照新申请经营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子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许可机关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 部分属地管理
2.许可变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六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并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在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予以注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继续存续,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许可机关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逾期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的,按照新申请经营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子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许可机关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 部分属地管理
3.许可延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六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并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在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予以注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继续存续,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许可机关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逾期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的,按照新申请经营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子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许可机关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 部分属地管理
4.许可注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70条规定第七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3.《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一)《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劳务派遣单位未申请延续的,或者延续申请未被批准的;

    (二)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终止的;

    (三)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或者《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向许可机关申请注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应当提交已经依法处理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及其社会保险权益等材料,许可机关应当在核实有关情况后办理注销手续。
行政许可 部分属地管理
2.许可变更(审批改备案)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2017]137号)

1.审批改备案。此类改革方式共计21项46个具体事项。根据规定的备案条件,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予以纠正或处罚。政府部门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许可。对于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相关部门要按照备案管理要求逐项制定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备案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报送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备案示范文本,明确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局、市文广新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六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并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在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予以注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继续存续,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许可机关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逾期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的,按照新申请经营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子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许可机关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  
3.许可延续(审批改备案)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2017]137号)



1.审批改备案。此类改革方式共计21项46个具体事项。根据规定的备案条件,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予以纠正或处罚。政府部门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许可。对于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相关部门要按照备案管理要求逐项制定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备案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报送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备案示范文本,明确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局、市文广新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六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第十六条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并换发新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或者在原《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予以注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机关应当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变更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继续存续,其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注册资本等改变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劳务派遣单位分立、合并后设立新公司的,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延续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许可机关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并提交3年以来的基本经营情况;劳务派遣单位逾期提出延续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的,按照新申请经营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子公司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应当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许可机关申请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  
4.许可注销(审批改备案)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2017]137号)



1.审批改备案。此类改革方式共计21项46个具体事项。根据规定的备案条件,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予以纠正或处罚。政府部门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许可。对于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相关部门要按照备案管理要求逐项制定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备案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报送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备案示范文本,明确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局、市文广新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七条第二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70条规定第七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3.《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一)《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劳务派遣单位未申请延续的,或者延续申请未被批准的;



    (二)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终止的;



    (三)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或者《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向许可机关申请注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应当提交已经依法处理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及其社会保险权益等材料,许可机关应当在核实有关情况后办理注销手续。
行政许可  
1.经营许可(审批改备案)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2017]137号)



1.审批改备案。此类改革方式共计21项46个具体事项。根据规定的备案条件,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予以纠正或处罚。政府部门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许可。对于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相关部门要按照备案管理要求逐项制定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备案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报送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备案示范文本,明确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局、市文广新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等)

1.《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2.《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

3.《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

4.《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人力资源劳务中介管理服务暂行规定>的通知》(闽人社文〔2016〕237号)

5.《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2017〕137号)
行政许可  
3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1.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来华工作90日以上,不含90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

    2.福建省外国(海外)专家局关于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两证整合”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闽人外专【2016】9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委托下放
2.境内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来华工作90日以上,不含90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

    2.福建省外国(海外)专家局关于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两证整合”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闽人外专【2016】9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委托下放
3.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来华工作90日以下,含90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

    2.福建省外国(海外)专家局关于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两证整合”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闽人外专【2016】9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委托下放
4.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延期、变更、注销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补办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

    2.福建省外国(海外)专家局关于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两证整合”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闽人外专【2016】9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委托下放
4 设立民办技工学校审批(含6个子项) 1.设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十一条  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十三条   民办学校的分立、合并,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由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五十四条   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变更,须由举办者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五十五条   民办学校名称、层次、类别的变更,由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五十六条   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五十七条   民办学校终止时,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终止时,审批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安排学生继续就学。

    第五十八条   民办学校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民办学校自己要求终止的,由民办学校组织清算;被审批机关依法撤销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六十条   终止的民办学校,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并注销登记。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2.学校名称、类别、地址变更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十一条  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十三条   民办学校的分立、合并,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由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五十四条   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变更,须由举办者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五十五条   民办学校名称、层次、类别的变更,由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五十六条   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五十七条   民办学校终止时,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终止时,审批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安排学生继续就学。

    第五十八条   民办学校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民办学校自己要求终止的,由民办学校组织清算;被审批机关依法撤销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六十条   终止的民办学校,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并注销登记。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3.学校分立、合并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

    第九条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制定学校章程,推选民办学校的首届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组成人员。

    第十七条   对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当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将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及其章程向社会公告。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式样,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印制。

    第三十三条  民办学校终止的,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通知登记机关,并予以公告。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审批机关没收出资人取得的回报,责令停止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民办学校的章程未规定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出资人擅自取得回报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不得取得回报而取得回报的;

    (三)出资人不从办学结余而从民办学校的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的;

    (四)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计算办学结余或者确定取得回报的比例的;

    (五)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回报的比例过高,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五十条   民办学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出资人取得回报比例的决定和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报审批机关备案,或者向审批机关备案的材料不真实的,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4.学校举办者、校长变更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

    第九条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制定学校章程,推选民办学校的首届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组成人员。

    第十七条   对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当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将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及其章程向社会公告。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式样,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印制。

    第三十三条  民办学校终止的,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通知登记机关,并予以公告。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审批机关没收出资人取得的回报,责令停止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民办学校的章程未规定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出资人擅自取得回报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不得取得回报而取得回报的;

    (三)出资人不从办学结余而从民办学校的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的;

    (四)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计算办学结余或者确定取得回报的比例的;

    (五)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回报的比例过高,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五十条   民办学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出资人取得回报比例的决定和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报审批机关备案,或者向审批机关备案的材料不真实的,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5.学校期限延续审批 《行政许可法》第五十条第一款 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但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6.学校许可终止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六条 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

    第三十三条  民办学校终止的,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通知登记机关,并予以公告。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审批机关没收出资人取得的回报,责令停止招生;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民办学校的章程未规定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出资人擅自取得回报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不得取得回报而取得回报的;

    (三)出资人不从办学结余而从民办学校的其他经费中提取回报的;

    (四)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计算办学结余或者确定取得回报的比例的;

    (五)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回报的比例过高,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五十条   民办学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出资人取得回报比例的决定和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报审批机关备案,或者向审批机关备案的材料不真实的,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5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设立审批(含3个子项) 1.设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2.《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部发[1993]134号)

    第十条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二)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单位,根据上述条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规定,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由其发给《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明确鉴定的工种(专业)范围、等级和类别,同时授予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标牌。

   (三)鉴定技术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省、自治区、直辖币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审批权限;鉴定技师资格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劳动部备案。

  (四)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跨地区的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和中央、国家机关、解放军各总部机关直属单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劳动部审批。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2.变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2.《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部发[1993]135号)

    第十条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二)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单位,根据上述条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规定,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由其发给《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明确鉴定的工种(专业)范围、等级和类别,同时授予统一的职业构呜准并办理就业证延期手续。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3.延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2.《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部发[1993]134号)

    第十条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二)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单位,根据上述条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规定,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由其发给《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明确鉴定的工种(专业)范围、等级和类别,同时授予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标牌。

   (三)鉴定技术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省、自治区、直辖币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审批权限;鉴定技师资格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劳动部备案。

  (四)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跨地区的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和中央、国家机关、解放军各总部机关直属单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由劳动部审批。
行政许可 简化优化流程
6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第86项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的实施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

    2.《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2002年5月31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7月22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十一条  省直单位、中央在闽单位、省外单位设立人才中介机构以及设立冠以福建省名称的人才中介机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其他人才中介机构的设立,必须经所在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专营或者兼营人才信息网络中介服务的,必须申领《许可证》。
行政许可 冠以福建省名称的人才中介机构审批,省直单位中央在闽单位省外单位在厦门设立人才中介机构审批、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审批委托厦门市行使(闽政〔2014〕11号)。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审批改备案)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市场准入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2017]137号)

1.审批改备案。此类改革方式共计21项46个具体事项。根据规定的备案条件,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予以纠正或处罚。政府部门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许可。对于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相关部门要按照备案管理要求逐项制定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备案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报送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备案示范文本,明确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局、市文广新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等)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



    第86项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审批的实施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



    2.《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2002年5月31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7月22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十一条  省直单位、中央在闽单位、省外单位设立人才中介机构以及设立冠以福建省名称的人才中介机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其他人才中介机构的设立,必须经所在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专营或者兼营人才信息网络中介服务的,必须申领《许可证》。
行政许可  
7 举办人才交流会审批 举办人才交流会审批     《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2002年5月31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7月22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二十三条  举办人才交流会,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
行政许可 1.“冠以福建省名称人才交流会审批”委托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审批(闽政〔2014〕39号);

2.举办厦漳泉跨地市人才交流会审批下放厦门市人社局审批(闽政〔2013〕37号);

3.跨区域举办人才交流会委托举办地设区市人社部门审批;

4.省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人才交流会下放举办地设区市人社部门审批;

5.部分属地管理。

简化优化流程
8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     1.《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4号)

    第七条第二款  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应将其中下列文件转交统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一)中外双方各自登记注册证明(复印件);

    (二)主要经营着的资历证明(复印件)和建立;

    (三)拟任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和职业资格证明;

    (四)住所使用证明;

    (五)拟开展经营范围的文件;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八条  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本规定第七条规定转来的申请文件后,应在15日内作出答复,符合条件的,应出具同意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证明文件;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将上述文件退回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第23项 中外合资(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省政府2014年3月12日下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将该项审批权下放委托市级进行审批许可。根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应依法向拟设立企业住所地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呈报申请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的有关文件。省级外经贸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应将下列文件转交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规定,建议该项工作应由市商务局牵头,我局配合做好相应工作。
9 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审批(含7个子项) 1.设立审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申请设立实施高等专科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申请设立实施中等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助学、文化补习、学前教育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申请设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分为筹备设立和正式设立两个步骤。但是,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

    第十五条 申请筹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筹备设立批准书;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经批准筹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年内提出正式设立申请;超过3年的,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重新申报。筹备设立期内,不得招生。

    第十七条 完成筹备设立申请正式设立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正式设立申请书;

    (二)筹备设立批准书;

    (三)筹备设立情况报告;

    (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章程,首届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五)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六)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直接申请正式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应当提交前款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和第十四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文件。

    第十八条 申请正式设立实施非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申请正式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颁发统一格式、统一编号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2.筹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务院令372号)第二章第十二条“申请设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2、《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7号)第二章第十一条“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分为筹备设立和正式设立两个步骤。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                                                                               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3.机构名称、类别变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第四十三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者的变更,应当由合作办学者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该机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应当经审批机关核准,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变更,应当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四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称、层次、类别的变更,由该机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申请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由拟举办项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并书面说明理由:

    (一)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历史文化传统和职业培训的公益性质,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职业培训事业发展需要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者有一方不符合条件的;

    (三)申请文件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经告知仍不改正的;

    (四)申请文件有虚假内容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批准情形。

    第三十条  批准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由审批机关颁发统一格式、统一编号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式样并统一编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5.机构分立、合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第四十二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分立、合并,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由该机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申请分立、合并实施非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申请分立、合并实施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

    2.《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不得举办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6.机构延续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第四十五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被吊销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终止,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提出终止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交妥善安置在校学生的方案。

    第四十六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自己要求终止的,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组织清算;被审批机关依法撤销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依法请求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筹备设立期间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招生,责令退还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并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拒不停止招生的,由审批机关撤销筹备设立批准书。

    第五十六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整顿并予以公告;情节严重、逾期不整顿或者经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招生、吊销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发布虚假招生简章,骗取钱财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诈骗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布虚假招生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处以吊销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行政处罚的,其理事长或者董事长、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自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10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理事长或者董事长、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触犯刑律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自刑罚执行期满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中外合作办学活动。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4.机构合作办学者、法定代表人、住所、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变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第四十三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者的变更,应当由合作办学者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该机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应当经审批机关核准,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变更,应当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7.机构终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四十五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被吊销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终止,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提出终止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交妥善安置在校学生的方案。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厦门市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职权的通知》(闽政【2014】11号)
行政许可(委托下放)  
10 举办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审批 举办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审批 《福建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1998年福建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二十条  举办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应当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5日内批复。
行政许可 属地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