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改革创新】湖里区残联:探索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
时间: 2024-07-01 21:27

  湖里区残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并2024年6月召开的全省残疾人联络员骨干培训班上做社区残协工作经验交流。

  (一)健全组织网络,夯实工作规范基础。

  1.完善残协组织建设。社区残协设主席1名,副主席2-3名,委员3-5名,吸纳社会精英人士、优秀残疾人代表进入残协工作,其广泛性、代表性进一步扩面。每个社区均配备了1名以上的专兼职残疾人联络员。

  2.建立规范管理制度。重点建立完善6项社区残协制度规范,即:建立健全需求调查制度;建立入户访视制度;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制度;建立公示制度。

  (二)坚持项目引领,拓宽扶残助残渠道。

  1.量身定制无碍出行。湖里街道推进无障碍环境示范样板街道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打造无碍生活圈,让他们无碍出行。

  2.打造精准项目服务。各社区党委(社区残协)从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着眼于办实事解难题。个性化优质服务项目更加精准。如湖里街道会同各社区率先全市启动“以爱之名·携手守护”精神障碍社会支持提升项目。湖里街道、江头街道率先全市在濠头社区、吕岭社区探索“身心障碍者家庭喘息服务”。

  (三)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扶残助残氛围。

  1.深入厚植助残风尚。各社区党委(社区残协)积极落实“八五”普法宣传要求,结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节日开展各类残疾人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及各项保障性政策和人道主义精神,努力营造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2.壮大扶残助残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统筹社区各部门的资源,持续深化“爱心助残”行动。与共建单位结对帮扶。如金尚社区党委(社区残协)有效撬动32家共建单位,打造“残疾人点单,社区派单,共建单位接单”的服务模式。